摘要: “用心若镜”是理解《庄子》心灵境界论的重要语句,为历代学者所关注。通过回溯注庄史上诸家之说,结合《庄子》全书对心灵境界的相关论述,以“用心若镜”所建构的喻指关系为切入点,可知“用心若镜”的目的在于标榜如镜之心,揭示如镜之心具有“静”“明”“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辅以“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的佐证,如镜之心的三个特点呈现出递进关系:如镜之心因“静”而“明”、因“明”而“虚”。以“用心若镜”上下文贯通理解为前提,结合“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的论述,阐述了障蔽如镜之心的诸多因素,探究了呈露如镜之心的工夫,如“坐忘”“心斋”“外天下”“外物”“外生”等。质言之,以“用心若镜”所建构的喻指关系为研究视角,可管窥《庄子》至人心灵境界的内涵,揭示出“镜”之喻像在《庄子》乃至道家哲学思想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V1] | 2024-05-17 13:30:48 | PSSXiv:202405.00423V1 | 下载全文 |
1.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 2025-04-24 |
2. 绝对自然与适度生存 | 2025-04-22 |
3. “秩序”抑或“失序”:数字社会分层的理论重构、生成逻辑与动态演化 | 2025-04-24 |
4. 从“亲亲”到“仁民”:儒家差序伦理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应用与启示 | 2025-04-22 |
5. 义利之辨与算法正义:儒家思想视域下的人工智能时代伦理建构路径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