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美术以“立象以尽意”为宗旨,以“因心造境”为手段,由自由的观看方式、主观的造象手法,以精神类型之表达形成其风格系统,合而成之,可概称为“意象”艺术系统,或“意象”思维。汉字书法于中国画的影响始终存在,中国人不会离开汉字谈论绘画,也不会离开书法看待中国画。汉字如有力的手,始终紧扣着绘画与语言。中国文化的核心密码存在于汉字当中。汉字通过抓牢语言或超越语音之上,奠定了中国大一统文化的政治格局,汉字通过抓牢绘画,奠定了中国人基本的视觉审美趣味。儒道释信仰和传统文化的种种观念,浸淫于中国的绘画作品中,寓无形于有相,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是一个审美共同体——我们应从这样的高度去理解中国画,并从这个角度看待中西绘画的差异。
[V1] | 2024-05-30 22:06:22 | PSSXiv:202405.00781V1 | 下载全文 |
1. 王铎书法在日本的传播及其文化反哺现象研究 | 2025-04-25 |
2.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3. 重识《柳碟缘》:中国早期无声电影《青花瓷盘的传说》考辨 | 2025-04-22 |
4. 段建珺剪纸艺术传承的美学意义——《段建珺剪纸》浅谈 | 2025-04-22 |
5. 《蒙古族服饰文化史考》:展现北疆服饰文化的壮丽篇章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