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叙事语际传播是一种持之恒久的文化传播 方 式。目 前 它 正 从“译 介 世 界”向 兼 具“译介中国”的交互向度转型,中译外逐年增加,“中语”深度西传,但 仍 存 在 理 论 构 建 的 历 史 觉 悟 与系统性不足、理论话语的文化自我主体性意识内力不敷 等 问 题。沿 波 讨 源,深 耕 民 族 传 统 资 源,强化中国外宣译释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战略意识,强调方法意识上中国价值深层格融的方法自觉、概念意识上以概念自觉为主导的概念自信、文献意识上写出文献应用的自信深度等,构筑体现开放包容的外宣译释话语及其学术阐释的体制与模式,为中国文化的译介与传播提供理论力量。
[V1] | 2024-06-04 17:36:40 | PSSXiv:202406.00093V1 | 下载全文 |
1.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国际传播研究 | 2025-04-25 |
2. 全媒体时代国家形象塑造的困境与超越——基于小红书“TikTok难民”事件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 2025-04-21 |
3. 激励广告规训了谁?一项数字时代广告劳动的控制研究 | 2025-04-18 |
4. 民国初期江南城市报刊的“地方性”实践——基于绍兴《越铎日报》(1912-1927)的探讨 | 2025-04-18 |
5. 学术期刊发展离不开专职编辑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