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直以来,人们认同“无为”观念乃道家老庄所专言,殊不知周秦诸子对“无为”均有所发明,一致而百虑,程度深浅有所差异而已。儒者虽然抱有积极入世的思想旨归,但是其人深知一味进取反而有害于道。周秦儒学诸子,特别是孔子、孟子、荀子,都对“无为”观念采取了辩证态度,将“无为”与“为”合一而论。二者落在达至“惟精惟一”之道,“无为”关键在否决歧路,成其一道,达于至诚状态的“无为之为”。论证清楚周秦儒学“无为”观念的本旨与其践履边界,对于今人在人生低谷应对精神上的两难问题将会大有助益。
[V1] | 2024-06-11 22:06:57 | PSSXiv:202406.00271V1 | 下载全文 |
1.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 2025-04-24 |
2.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3. 绝对自然与适度生存 | 2025-04-22 |
4. 如何理解现代个体的人权——再思哈贝马斯的双重批判与主体间性重构 | 2025-04-22 |
5. “无用共通体”:南希对共同体的“政治式回撤”及其理论效应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