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财政赤字货币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为财政赤字融资。作为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其旨在扩张财政调控空间和扩大社会总需求,然而滥用货币发行权则可能引发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风险。财政赤字货币化在诸多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均有所实践,财政部与中央银行体制关系不畅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缺位是其内生性风险的生成根源。财政赤字货币化本质上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耦合,应当严格禁止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直接融资模式,同时其间接融资模式仍然存在实施空间。需要遵循风险防控的整体主义观念,构建中央银行法和货币宪法的双重规制路径,明确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特定应用场景和法律约束条件。
[V1] | 2024-06-26 17:09:22 | PSSXiv:202406.00514V1 | 下载全文 |
1. 国家高新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机制检验 | 2025-04-25 |
2. 黄河中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 2025-04-25 |
3.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研究 | 2025-04-25 |
4. 武汉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2025-04-25 |
5. 湖北在长江经济带价值链重构中寻找突破口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