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回顾并对比了国内外地理学视角下数字基础设施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①国外研究起步早、进展快、主题多,持续深入拓展,国内研究尽管起步相对较晚,但2019 年以来在经济管理学者主导下呈爆发性增长态势;②国外研究基于批判性视角和需求端,重点关注数字鸿沟、社会–空间不平等和弱势地区的数字化转型,国内研究强调功能性视角和供给端,聚焦数字基础设施赋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和互联互通。总体而言,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信息社会公平公正和国家战略需求从供需两端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研究兴起,国内外研究议题相近但研究重点、视角和导向相异。展望未来,建议:① 平衡供给和需求端的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地理学研究,强化研究成果的联动性和系统性;② 将数字基础设施融入地理学既有理论框架,推进学科知识生产和理论建设;③ 充分挖掘地理学综合性优势,引领数字基础设施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V1] | 2024-07-05 09:09:41 | PSSXiv:202407.00113V1 | 下载全文 |
1. 复合空间视域下韧性城市全景数据画像研究 | 2025-04-15 |
2. 20世纪上半叶华金栋对藏南的地理调查及其影响 | 2025-04-15 |
3. 铜盐经济与清代川滇黔边“内部边疆”的消失 | 2025-04-08 |
4. “流动性和可持续交通”专刊序言 | 2025-04-07 |
5. 居民活动空间重塑视角下地铁与住宅价格的非线性关联 | 2025-0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