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工智能催生了新型劳动,不仅深刻改变了人类劳动的既有样态和形式,同时也使劳动教育的内在意蕴和实践路径发生了新的变化,推动劳动教育智能化转型。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在目标追求、发展诉求、优势资源方面有着内在的契合性,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创新发展,既是对劳动教育发展趋势的积极回应,也是促进劳动教育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由之路,其能够丰富劳动教育形态、拓展劳动教育场域、优化劳动教育话语、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推动劳动教育呈现出智慧化、协同化、可视化、个性化的理想图景。但是,由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隐含一定的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人工智能不断融入劳动教育中,也会使劳动教育面临价值消减、主体错位、内容失衡、场域窄化等风险和挑战。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要进一步厘清和明晰“冷”与“暖”、“破”与“立”、“本”与“末”、“虚”与“实”间的理论关系,推动构成以价值导向、重要保障、内容支撑和方法选择为重点的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的现实进路,从而不断规避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和负面影响,促进劳动教育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V1] | 2024-07-08 10:46:02 | PSSXiv:202407.00197V1 | 下载全文 |
1. 以系统观念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本质要求与实践路径 | 2025-04-26 |
2. 数字技术赋能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空间向度 | 2025-04-26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 | 2025-04-26 |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知升华 | 2025-04-26 |
5. 历史认知视域下强化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路径研究 | 202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