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王船山是一位气实在论者,其思想是对张载气论的继承和发展。“气”涉及先天气、后天气的问题,由此引出“先天”说是否成立,以及先于天的存在者究竟何谓等问题。船山认为,凡气皆“有象”“有质”,故气为实在,然而“有质者”必有“未有质者”与之相对,由此推论,在“未有质者”之前又有何物存在?这便涉及宇宙本源的理论问题。船山晚年在批评“先天”论之际,提出了“强欲先之,将谁先乎”这一宇宙论的终极问题。围绕这一问题,船山认为道家特别是庄子哲学的“是”论,即“统天下之有无而曰是”,是对宇宙本源问题的一种回答。船山认为,“推而上之,以至于无无”是必然的结论。“无无”这一源自张载的概念,是对“有”的绝对肯定,也是船山对世界实有、万物实在的基本肯定。同时,船山借用张载“清虚一大”的概念,来描述气的实在性,作出“无有先于清虚一大者”的判断,进一步肯定了气是基本实在。在船山看来,这才是对宇宙本源问题的最终回应。与此相应,船山认为“清虚一大”不是程朱所理解的“道体”,因此根本不存在一个先于气之实在的存在者。
[V1] | 2024-07-08 18:23:49 | PSSXiv:202407.00248V1 | 下载全文 |
1.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 2025-04-24 |
2.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3. 绝对自然与适度生存 | 2025-04-22 |
4. 如何理解现代个体的人权——再思哈贝马斯的双重批判与主体间性重构 | 2025-04-22 |
5. “无用共通体”:南希对共同体的“政治式回撤”及其理论效应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