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详情

译者身份差异与清末民初翻译戏剧的文体多样性

摘要: 清末民初的翻译戏剧,语言上文言、白话并存,文体上戏剧、小说兼具,呈现出戏剧转型 期特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史的角度看,先后登场的留学生/新剧家译者、通俗小说家译者、新文 学家译者,因其不同的文化立场和思想观念,既赋予戏剧译本丰富多维的文学文化内涵,又在不同 层面推进了域外戏剧的中国传播及接受,使翻译戏剧文体走出一条由规范到形变再到规范的独特 演进道路。在以翻译戏剧为重要参照构建现代话剧文体的历程中,不同年代译者的身份差异,一方 面折射出现代话剧在探索中生成的曲折步履,另一方面也为清末民初翻译戏剧的文体多样性提供 了更为多元的阐释视角。

版本历史

[V1] 2024-07-09 11:27:19 PSSXiv:202407.00276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在线阅读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807
  •  下载量236
  • 评论量 0
评论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