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Security Risks and Prevention Mechanisms in the Ideological Sphere
摘要: 本项研究梳理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科学分析和基本判断,认为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导致意识形态领域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较为隐蔽,但影响深远、危险性较大,全党上下要主动作为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动向,归纳总结了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特征及成因。认为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成为风险高发区,而防控机制、传播方式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变化;敌对势力、竞争势力加大力度进行思想渗透,影响了国内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各领域风险相互交织,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复杂多变,导致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难度不断增加。结合以上分析,从建立主动指导引领机制、风险研判评估机制、风险预警处置机制、风险化解控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风险的防控机制对策。
[V1] | 2024-07-27 14:11:46 | PSSXiv:202407.00941V1 | 下载全文 |
1. 以系统观念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本质要求与实践路径 | 2025-04-26 |
2. 数字技术赋能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空间向度 | 2025-04-26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 | 2025-04-26 |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知升华 | 2025-04-26 |
5. 历史认知视域下强化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路径研究 | 202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