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与提出“文学革命”几乎同时,胡适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诸子学研究上。在钻研中国古代典籍的过程中, 胡适注意到文法分析可以当作一种考证方法使用;而为了从中国本土思想资源中发掘现代化的内在动力,他的博 士论文以先秦诸子之逻辑方法的发展为核心议题:这些问题意识都进一步启发、促成了他关于新文学中的文法、逻 辑等方面的观念。胡适的“言之有物”事实上侧重于思想方面,而他也尤为关注新诗的说理之维。但对明晰、贯通的 过度追求,也导致其创作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V1] | 2024-08-08 16:21:09 | PSSXiv:202408.00909V1 | 下载全文 |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批评理论建构 | 2025-04-25 |
2. “红色文学”维吾尔文翻译与出版机制的三重赠变与共同体形塑研究(1949-2000) | 2025-04-25 |
3. 林森海洋文学创作的诗学反思 | 2025-04-25 |
4. 民国新文学史家笔下的桐城古文 | 2025-04-25 |
5. 小说著译互动与现代小说发生——试论小说家译者的主导性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