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扬弃到革命再到结构性的自我对抗,黑格尔、马克思与齐泽克三位思想家均看到否定是推动事物自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黑格尔站在绝对唯心主义的立场上,以规定了的否定扬弃了知性形而上学的抽象两极对立,建构了理性同化、吞噬差异的形而上学体系;马克思以实践释放黑格尔辩证法中被思辨体系禁锢的否定,使否定之否定成为对现存一切进行无情批判的革命理论,为辩证法革命性的彻底发挥铺平了道路;“后马克思主义者”齐泽克以拉康精神分析之“空无”继承了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革命性解读,在结构性的自我对抗中寻找资本主义体系失败的必然性。从根本上看,黑格尔将绝对理念作为否定的主体,齐泽克将否定理解为本体论层面上的视差分裂,马克思在政治学或社会学的层面上实证性地理解否定,呈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性批判精神。马克思的辩证法以一种巨大的超前性扬弃了齐泽克的绝对否定论。
[V1] | 2024-09-03 11:28:40 | PSSXiv:202409.00091V1 | 下载全文 |
1.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2. 绝对自然与适度生存 | 2025-04-22 |
3. 如何理解现代个体的人权——再思哈贝马斯的双重批判与主体间性重构 | 2025-04-22 |
4. “无用共通体”:南希对共同体的“政治式回撤”及其理论效应 | 2025-04-22 |
5. 信息拜物教批判的空间向度——基于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的文本考察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