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道主义观念和思想,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回归正常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60年代,巴人、钱谷融等曾经为之辩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朱光潜、黄药眠等理论家重又讨论人性与人道主义;20世纪80年代前期,周扬、王若水等与胡乔木等,围绕着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发生激烈论争。人道主义经过多次论争,得到作家、批评家认可,重新成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思想资源,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进行,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创造了理论空间和舆论环境。
[V1] | 2024-09-03 11:56:44 | PSSXiv:202409.00194V1 | 下载全文 |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批评理论建构 | 2025-04-25 |
2. “红色文学”维吾尔文翻译与出版机制的三重赠变与共同体形塑研究(1949-2000) | 2025-04-25 |
3. 林森海洋文学创作的诗学反思 | 2025-04-25 |
4. 民国新文学史家笔下的桐城古文 | 2025-04-25 |
5. 小说著译互动与现代小说发生——试论小说家译者的主导性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