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和网络强国战略的实践应然,又是新时代汇聚团结春斗磅礴力量的重大举措。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指向在于各族人民在网络生存化过程中,保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刻在场”的持续状态。思想关系机理理论对网络空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具有解释力,从动因性机理、对应机理,双向感应机理和思想场机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就会发现网络空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动因是人的需要、利益与价值的实现,必备条件为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系统,作用反应表现为心理、思想、精神互感,状态集合则是网络空间汇聚思想合力。满足各族网民网路生存的公共生活需要、健全完善网络空间铸牢工作系统、增强各族人民的互感联结和营造网络空间铸牢的思想场。有助于铸牢网络空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V1] | 2024-09-05 19:49:33 | PSSXiv:202409.00333V1 | 下载全文 |
1.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 2025-04-24 |
2.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3. 绝对自然与适度生存 | 2025-04-22 |
4. 如何理解现代个体的人权——再思哈贝马斯的双重批判与主体间性重构 | 2025-04-22 |
5. “无用共通体”:南希对共同体的“政治式回撤”及其理论效应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