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期以来,特藏文献以纸质文献资料为主,涵盖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军事、人文和科学各个领域,发挥文化传承、赓续文明基因的作用,具有特殊的收藏价值和教育意义。由于这类文献资料珍藏已久,经年累月中出现损毁或缺失,要想让其“历久弥新”地散发活力,就需要进行抢救性修复与收藏。本文研究发现: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创新特藏文献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模式,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展珍贵文献资料抢救工作,一方面,可以用现代技术赋能文化发展,进一步充实特藏文献内容,实现把宝贵的古籍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的目标;另一方面,能够改变纸质文献资料收藏因环境因素带来的局限,有效改善不同图书馆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的弊端,形成特藏资源的信息共享,从而更好地提供知识服务,本文仅供参考。
[V1] | 2024-09-23 21:36:08 | PSSXiv:202409.01576V1 | 下载全文 |
1. 炉瓶三事:文明在地化的感官叙事与文化动力学 | 2025-04-25 |
2. 大运河赋能沧州武术文化基因的解码与传承 | 2025-04-25 |
3. 演进·特征·路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三重价值向度 | 2025-04-25 |
4. 以廉洁文化浸润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实践路径 | 2025-04-25 |
5. 发展乡村数字文化:重要性、动力及路向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