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海德格尔那里,德语“Wahrheit”一词兼三义:一义是“真理”,属于认识论或知识论范畴,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命题真理”,他也常常说“作为正确性(Richtigkeit)的真理”;二义是“真相”,属于本体论或存在论或存在学范畴,这就是海德格尔孜孜以求的念兹在兹的所谓“作为无蔽的真理”(国内学界的通译);三义是“真实”,属于实学或实践论范畴,海德格尔称之为“Sachwahrheit”(现中译为“事情真理”)。“真相”、“真理”、“真实”分别是哲学三大领域存在论、认识论、实践论的追求目标:存在论探究事物的真相;认识论探究如何认识真理;实践论探究如何获得真实的东西,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在无法弄清德文“Wahrheit”的确切意思时,我们建议用“真者”来译之,而在上下文的语境可以明确区分“Wahrheit”的“真理”、“真相”和“真实”这三个意思的时候,我们就分别开来译之。这就象英语的“brother”德语的“Bruder”,当上下文的语境不能确定其准确意思时,我们只能模糊地译为“兄弟”;但在能够区分开长幼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译为“哥哥”或者“弟弟”一样。任何认为把英语的“brother”德语的“Bruder”统一译为“哥哥”的观点都是大错特错的!同样,任何认为把“Wahrheit”统一译成“真理”的观点也都是大错特错的!
[V1] | 2024-09-24 10:52:18 | PSSXiv:202409.01829V1 | 下载全文 |
1.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 2025-04-24 |
2.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3. 绝对自然与适度生存 | 2025-04-22 |
4. 如何理解现代个体的人权——再思哈贝马斯的双重批判与主体间性重构 | 2025-04-22 |
5. “无用共通体”:南希对共同体的“政治式回撤”及其理论效应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