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威慑理论的早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以翻译、引进和介绍美国的威慑理论为主,并形成了一系列教材和综述性研究成果。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相关研究逐步细化且与国际形势密切关联,出现了一批聚焦威慑与美国核战略、导弹防御以及防扩散机制的论著。但对于威慑理论本身的探索较为有限,仍然处于跟随美国经典威慑理论的状态。近年来,美国提出“重返大国竞争”,凸显威慑战略对国家安全和大国博弈的重大意义。现实环境促使中国学界加快威慑理论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具体体现为在研究概念上变异求同,正本清源;在研究方法上变换视角,推陈出新;在研究议题上补齐短板,厚积薄发。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威慑理论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还应在祛魅经典、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向上不断取得突破,为回答好中美战略博弈向何处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V1] | 2024-09-24 11:00:05 | PSSXiv:202409.01871V1 | 下载全文 |
1. 百年工运与工会发展及天津特色街镇工会创新建设研究 | 2025-04-26 |
2. 中国一东盟国际警务合作的优化路径研究 | 2025-04-25 |
3. 进攻性人工智能的道德考量与全球治理 | 2025-04-26 |
4. 澜湄区域反腐败合作经验与成就 | 2025-04-25 |
5.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美英智库对中欧班列的形象建构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