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研究生产力发展规律是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目标的需要,对于新时代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新中国成立70余年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锐意进取、拼搏奋斗历经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三大历史性跨越。立足于“站起来”,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立足于“富起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立足于“强起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新的唯物史观范畴。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与历史任务的变化,对于培育和发展生产力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发展,这些理论探索和实践是与不同时代生产关系与生产资料等的发展实际相符的,也是相互联系、一脉相承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历程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是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前提,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当前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措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
[V1] | 2024-09-24 11:00:31 | PSSXiv:202409.01873V1 | 下载全文 |
1. 以系统观念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本质要求与实践路径 | 2025-04-26 |
2. 数字技术赋能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空间向度 | 2025-04-26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 | 2025-04-26 |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知升华 | 2025-04-26 |
5. 历史认知视域下强化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路径研究 | 202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