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算力的提升和数据库的规模扩大使得现代大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上的表现飞速提升。这让一部分学者认为,大语言模型反映的语言习得与处理机制,相比起传统的生成语言学更接近语言规律的本质。但生成语言学和大语言模型在研究范式上存在根本性的不同。两种理论框架分别基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和出发点,这决定了后续发展思路的差异,使得两者不可相互替代。大语言模型可以模拟人类语言运用的表现,却不能解释人类语言能力的本质。因此,大语言模型迅速发展的同时,继续推进生成语言学的研究仍有重要意义。
[V1] | 2024-09-30 17:52:20 | PSSXiv:202409.02338V1 | 下载全文 |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批评理论建构 | 2025-04-25 |
2. “红色文学”维吾尔文翻译与出版机制的三重赠变与共同体形塑研究(1949-2000) | 2025-04-25 |
3. 林森海洋文学创作的诗学反思 | 2025-04-25 |
4. 民国新文学史家笔下的桐城古文 | 2025-04-25 |
5. 小说著译互动与现代小说发生——试论小说家译者的主导性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