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查询到相关专家信息
摘要: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属于公法诉讼,有别于民事私益诉讼,然而现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时效制度在理论探讨与司法实践中仍沿用民事诉讼时效的框架或规定,无助于解决该制度面临的困境。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为解决行政失灵应运而生,应回归到公法制度下考察。本文认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环境行政执法之间的制度架构共通,救济手段可相互替代,同美国环境公民诉讼与环保署执法行动间的关系类似。因此,可考察和借鉴美国环境公民诉讼适用行政执法时效的制度规范与实践,通过内部体系与外部体系的考量,证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适用行政处罚时效的优越性,并依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性和行政处罚时效的规定,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时效制度的期间长度、起算点、终止以及延长规则。
[V1] | 2024-10-09 20:25:18 | PSSXiv:202410.00515V1 | 下载全文 |
1. 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制度的形成逻辑与适用路径 | 2025-05-12 |
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成片开发土地征收协同的法律机制 | 2025-05-12 |
3. 内卷式竞争视野下的平台价格逻辑畸变与规制因应 | 2025-05-12 |
4. 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实践反思及完善路径 | 2025-05-09 |
5. 刑法视野中“虚假信息”之界定 | 2025-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