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以乡村的差序性与治理的整体性为理论分析框架,开展基于行政村、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公共服务资源下沉边界比较,认为村民小组是乡村基层治理最为理想的基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提出筹建公共服务微型综合体,将政府内部管理、外部服务职能和村民自治、全社会公益服务要素有机架构与整合,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多要素整合、多功能服务实现机制,对传统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予以重组或流程再造。为最大化乡村公共服务基本单元内含的差序性与整体性功能集合效应,建议顶层设计公共服务微型综合体管理办法、多部门协同落实公共服务微型综合体条件保障、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V1] | 2024-10-14 14:42:02 | PSSXiv:202410.00860V1 | 下载全文 |
1. 场域理论下监狱“科室”民警和“监区”民警的职场冲突与调适 | 2025-04-24 |
2. 低生育率背景下培育我国新型婚育文化路径研究一一以黑龙江省为例 | 2025-04-24 |
3. “饭圈”乱象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 2025-04-24 |
4. 中国2000-2020年出生性别比变动规律及其政策启示 | 2025-04-24 |
5. 乡村文化何以振兴? ——以“双轨”治理为视角 | 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