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详情

日常生活视角下精神康复者的主体性缺失与重构——以武汉市X社区康复服务项目为例

摘要: 本文基于日常生活理论,通过对武汉市X社区康复服务项目的分析发现,在社区康复服务中,被监控的身体展演、固化的钟表时间以及边缘化的生活空间构成了精神康复者主体性缺失的现实表征;社会工作立足精神康复者的日常生活实践,以优势赋能、意义赋予与价值生产为实践目标,通过身体资本再造、康复故事书写、空间营建与印象管理的实践策略,重构精神康复者的身体自主性、时间创造性和空间能动性,推动精神康复者逐渐从被动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的客体转变为自主把握生命进程的主体。社会工作以“面向日常生活”的行动逻辑,不仅赋予精神康复者群体鲜活的生命力,同时为本土社会工作注入了一种“实践自觉”。

版本历史

[V1] 2024-10-14 14:51:26 PSSXiv:202410.00918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在线阅读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333
  •  下载量95
  • 评论量 0
评论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