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成书于元代的·辽史国语解»,一方面受到其时多元化语言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遵循中国古代“号从中国,名从主人”的翻译原则.汉文典籍中以音译与意译两种形式存在的契丹语词、句和短语,不仅是契、汉两种语言间交流与融合的表现,也为从契丹语文献中挖掘«辽史»史源提供了新线索.汉文契丹语言资料中保留的契丹“小字”以及契丹语“赐名”,是各民族人民对契丹文化接纳的见证.辽代汉官笔下有关契丹节日风俗记录中夹杂的丰富契丹语词汇,反映了辽代民族间在节日文化交流中的借鉴与融合,也是多民族文化在辽代社会中多元共存、交相辉映的真实写照.
[V1] | 2024-10-23 08:19:26 | PSSXiv:202410.02080V1 | 下载全文 |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批评理论建构 | 2025-04-25 |
2. “红色文学”维吾尔文翻译与出版机制的三重赠变与共同体形塑研究(1949-2000) | 2025-04-25 |
3. 林森海洋文学创作的诗学反思 | 2025-04-25 |
4. 民国新文学史家笔下的桐城古文 | 2025-04-25 |
5. 小说著译互动与现代小说发生——试论小说家译者的主导性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