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网络流行语的表征背后潜藏着诠释主体身份的深层次话语博弈与权力交锋, 镜像呈现青年的自我身份认同及其嬗变。以新浪微博关于“内卷”话题的评论文本为研究 对象,通过“幻想主题分析法”分析修辞社群规模和社群差异,总结青年在微博内卷话语中 共享的身份认同幻想。研究发现,在“内卷”的修辞话语中形成了随大流者、激流勇退者、躺 平者与弄潮者四大身份幻想类型,链接和汇聚成“时代风口过后的负重前行者”和“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两大修辞视野。两大修辞视野及其修辞社群的差异,映射出青年身 份“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强烈偏差,建构起“抗拒性身份认同”。但抗拒的喧嚣是青年 颠覆性叙事产生的表象,背后的奋斗精神与建设性愿景才是本质。
[V1] | 2024-10-23 10:48:14 | PSSXiv:202410.02192V1 | 下载全文 |
1.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国际传播研究 | 2025-04-25 |
2. 全媒体时代国家形象塑造的困境与超越——基于小红书“TikTok难民”事件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 2025-04-21 |
3. 激励广告规训了谁?一项数字时代广告劳动的控制研究 | 2025-04-18 |
4. 民国初期江南城市报刊的“地方性”实践——基于绍兴《越铎日报》(1912-1927)的探讨 | 2025-04-18 |
5. 学术期刊发展离不开专职编辑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