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浙沪毗邻地区围绕乡村支柱产业探索形成的“毗邻治理”模式,为“横向到边” 的区域合作治理提供了新的经验参考。这一模式保持了区划格局和行政体制机制基本不变,同时强化了毗邻地区在区域合作治理机制上的深度衔接.“毗邻治理”在区域党建、政府 协同、产业支撑、社区治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乡村支柱产业是联结区域合作和建构公共性的关键要素,其要义在于“地方议题区域化”和“私人议题公共化”两个核心过程。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全面联动、共建共治共享背景下的行政与自治互动、差序竞争背景下的产业层互补合作、参与式治理背景下生计与治理的深度互嵌,支撑了“毗邻治理”的有效运转。尽管“毗邻治理”有局限性,但仍在动力源头、衔接机制、落地形式这三个方面为区域合作治理提供了实践性的理论价值。
[V1] | 2024-11-15 16:04:47 | PSSXiv:202411.01264V1 | 下载全文 |
1. 场域理论下监狱“科室”民警和“监区”民警的职场冲突与调适 | 2025-04-24 |
2. 中国2000-2020年出生性别比变动规律及其政策启示 | 2025-04-24 |
3. 乡村文化何以振兴? ——以“双轨”治理为视角 | 2025-04-24 |
4. 中国农村宅基地改革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逻辑与路径 | 2025-04-24 |
5. 在地化调适:政策扩散中地方政府再创新策略——以“三治融合”实践为例 | 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