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生代农民工研究迫切需要与留守研究相结合来理解这一群体的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具有留守经历的农村儿童向新生代农民工的转变过程是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起点。本文基于劳动力主要输出地的农村实地研究,提炼出留守儿童在村庄、家庭和学校三个场域中的社会化环境特征,指出留守儿童的留守经历和社会化过程中已然蕴含着“成为农民工”的内在推力与外部强制力。以流动为导向的村庄文化和外出父母为媒介传递的城乡认知激发了留守儿童主观的流动意向,城市取向下农村教育的筛选与排斥促动了留守儿童客观的流动行为。完成这一转变的新生代农民工同时制造出自身家庭的再生产危机,使拆分式的劳动力再生产机制难以继续维系。
[V1] | 2024-11-26 09:35:40 | PSSXiv:202411.02106V1 | 下载全文 |
1. 场域理论下监狱“科室”民警和“监区”民警的职场冲突与调适 | 2025-04-24 |
2. 低生育率背景下培育我国新型婚育文化路径研究一一以黑龙江省为例 | 2025-04-24 |
3. “饭圈”乱象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 2025-04-24 |
4. 中国2000-2020年出生性别比变动规律及其政策启示 | 2025-04-24 |
5. 乡村文化何以振兴? ——以“双轨”治理为视角 | 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