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发展是将扶贫资源转化为搬迁人口稳定脱贫与可持续发展的“在地治理”问题,需要置于社会治理研究范式之下。社会治理视域下,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发展,依赖于作为社区或村社的“共”在“公-共-私”三位一体的社会治理主体结构中扮演关键性角色,即借助遵循互惠原则的“共”形塑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良性连带。通过剖析我国西部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的典型案例,发现作为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连带的公共性具有融入性连带与发展性连带两种生产路径。融入性连带呈现为社区秩序生产与移民社区融入的相互促进,社区参与以及一定群体范围内紧密互动与互助催生的“团结”性社会资本是关键。发展性连带则呈现为个体能力与社区能力的同步提升,依赖于公共资源集体化使用过程中建构出互惠、合作、共享的社会经济。依靠融入性与发展性两种连带,搬迁人口能够在社区融入的过程中实现个体与社区的协同发展。
[V1] | 2024-11-26 09:35:42 | PSSXiv:202411.02113V1 | 下载全文 |
1. 场域理论下监狱“科室”民警和“监区”民警的职场冲突与调适 | 2025-04-24 |
2. 低生育率背景下培育我国新型婚育文化路径研究一一以黑龙江省为例 | 2025-04-24 |
3. 中国2000-2020年出生性别比变动规律及其政策启示 | 2025-04-24 |
4. 乡村文化何以振兴? ——以“双轨”治理为视角 | 2025-04-24 |
5. 中国农村宅基地改革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逻辑与路径 | 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