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师的公众形象是影响思政课吸引力、说服力、引导力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思政课的育人实效。思政课教师公众形象是指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呈现给教育对象和社会公众的人格、学识、能力、师德等全方位的印象、认知、评价的总和。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公众形象尤为重要。塑造教育者、教育对象、社会公众均普遍认同和接受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公众形象,是造就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提高高校思政课教育实效的关键。塑造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公众形象,要注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自塑”、舆论中介的“他塑”和人们综合认知塑造的“合塑”三个维度整体推进。
[V1] | 2024-12-19 09:01:29 | PSSXiv:202412.01033V1 | 下载全文 |
1. 以系统观念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本质要求与实践路径 | 2025-04-26 |
2. 数字技术赋能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空间向度 | 2025-04-26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 | 2025-04-26 |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知升华 | 2025-04-26 |
5. 历史认知视域下强化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路径研究 | 202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