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史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源初的问题意识方面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致的,但在具体的理论发展中则将这些理论结合中国社会实际以及发展前景的演化规律进行了细化。人类解放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之中最具有革命性的理论主张,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叙事的起点环节。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人类解放被具体化为中国革命,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救亡图存的要求被转换为社会建设的需求,在社会主义制度趋于完善的情况下,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规范要求越发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与中国社会融合演化,要求其叙事主体也应有所变化:中国革命的行动者应该自觉转换为中国智慧的传播者,救亡图存的承担者应当被扩展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党建参与者应扩展为社会政策运使者。
[V1] | 2024-12-26 17:06:46 | PSSXiv:202412.01251V1 | 下载全文 |
1. 以系统观念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本质要求与实践路径 | 2025-04-26 |
2. 数字技术赋能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空间向度 | 2025-04-26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 | 2025-04-26 |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知升华 | 2025-04-26 |
5. 历史认知视域下强化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路径研究 | 202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