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详情

从赛龙舟、“村BA”到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人类学的两条脉络

摘要: 基于回顾及反思,本文指出,一方面,通过学科引进,以体育学者为主体的“体育的人类学研究”在民族传统体育方面展开研究并奠定了学科基础,但也存在过于依赖进化论框架、理论素养不足等局限。从族群关系视角来看,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民族地区现代体育项目的火爆则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下的互补特征。另一方面,着眼于当代体育现象,结合海外体育人类学前沿经验,以人类学者为主体的“人类学的体育研究”应当具备跨文化视野,展开扎实的民族志积累,并根据切实的理论揭示体育现象背后的变迁:民族国家的意义正在被重新强调,但也不断显露出对外部性的包容。两者应结合成以文化人类学为依托的统一的体育人类学。

版本历史

[V1] 2025-01-08 17:40:45 PSSXiv:202501.01069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在线阅读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8
  •  下载量0
  • 评论量 0
评论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