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阳明学运动在与各种思想的冲突与融合中塑造了日本学人的实践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为马克思主义在日本的传播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在东亚,日本学人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在1904—1932年间,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就被陆续翻译成日文出版,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早期日本马克思主义学派。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日本马克思主义著作纷纷传播到中国,影响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至20世纪30年代末,由于中日战争爆发和一些日本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向”,中国学者对日本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介有所减弱。
[V1] | 2025-01-19 14:53:48 | PSSXiv:202501.01963V1 | 下载全文 |
1.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 2025-04-24 |
2.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3. 绝对自然与适度生存 | 2025-04-22 |
4. 如何理解现代个体的人权——再思哈贝马斯的双重批判与主体间性重构 | 2025-04-22 |
5. “无用共通体”:南希对共同体的“政治式回撤”及其理论效应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