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列维纳斯对伦理与政治关系的区分,对正义问题出场过程的分析,使得他能够在现实政治的层面上谈论“敌人”和“亲人”的同时还守住自己的伦理立场。当第三方进入我与他人面对面关系所带来的计量之中,伦理主体从某种无可置疑的“伦理决断”变成了需要探究的事实,启动智慧的“政治犹疑”。这种“犹疑”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伦理精神的,是“人质”身份在更为复杂的道德处境之中的另外一种担当。列维纳斯的政治决断依然是一种伦理精神照耀之下的政治决断,它是伦理精神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呈现,是列维纳斯伦理思考的“去乌托邦化”。基于这些判断,本文分析了列维纳斯关于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犹太人的冲突以及犹太复国主义的一些看法。笔者认为,列维纳斯的伦理—政治学打开了一种政治现实主义的可能性。
[V1] | 2025-01-19 14:54:09 | PSSXiv:202501.01979V1 | 下载全文 |
1.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 2025-04-24 |
2.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3. 绝对自然与适度生存 | 2025-04-22 |
4. 如何理解现代个体的人权——再思哈贝马斯的双重批判与主体间性重构 | 2025-04-22 |
5. “无用共通体”:南希对共同体的“政治式回撤”及其理论效应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