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技术时代,伦理共同体的范畴超越人与物的界限实现了扩张。透过道德物化理论,人—技伦理共同体的雏形得以显现:在对技术调解现象及其道德意蕴的探讨中,道德成为人与技术共同参与的混合性事物,并产生了道德受动体、操作型道德能动体、功能型道德能动体和伦理型道德能动体的角色划分,从而构成了人—技伦理共同体的要素;在此基础上,人与技术围绕道德活动的相互作用搭建起了人—技伦理共同体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技术对人的道德调解与人对技术的道德介入;而通过结构运转,人—技伦理共同体将实现生命共存、利益共赢与人格共生三大功能,这不仅是人—技伦理共同体作为功能性共同体的核心特点,也构成了对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善的追求。
[V1] | 2025-01-19 14:54:23 | PSSXiv:202501.01988V1 | 下载全文 |
1.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 2025-04-24 |
2.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3. 绝对自然与适度生存 | 2025-04-22 |
4. 如何理解现代个体的人权——再思哈贝马斯的双重批判与主体间性重构 | 2025-04-22 |
5. “无用共通体”:南希对共同体的“政治式回撤”及其理论效应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