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道德规则作为人类社会中一种独特的规范,它们通常以施加义务的方式来约束我们的行动,道德规则的约束性成为检验功利主义学说之说服力的一个试金石。为了保证“幸福最大化原则”作为评价行动正确与否的终极标准,古典功利主义者多把规则视为帮助行动者节省计算成本的“经验法则”,此时规则本身并不是独立的行动评价标准,这种对规则的看法被罗尔斯称为“概要型规则观”。然而概要型规则与道德规则指引行动的方式不匹配,因此无法解释规则的约束性,密尔通过“假想普遍化论证”与“诉诸强制性制裁”的策略仍然无法补救;功利主义只能抛弃“概要型规则观”而采用“实践型规则观”,但此时功利主义将面临如何协调实践型规则的“自治性”与功利主义最大化原则的“终极性”之间的张力问题,这种张力导致功利主义学说内部的不融贯。
[V1] | 2025-01-19 14:54:23 | PSSXiv:202501.01989V1 | 下载全文 |
1.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 2025-04-24 |
2.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3. 绝对自然与适度生存 | 2025-04-22 |
4. 如何理解现代个体的人权——再思哈贝马斯的双重批判与主体间性重构 | 2025-04-22 |
5. “无用共通体”:南希对共同体的“政治式回撤”及其理论效应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