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三个意识”培养作为重要的着力点,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教育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四个与共”,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和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的重要理论指引和内容;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通过强化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V1] | 2025-02-08 09:14:37 | PSSXiv:202502.00228V1 | 下载全文 |
1. 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建设的历史考察 | 2025-04-24 |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建设意蕴 | 2025-04-24 |
3. 用优质网络文化产品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2025-04-22 |
4. 乡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支撑、实现困境、实施路径 | 2025-04-22 |
5.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渊源、价值指向与实践进路 | 2025-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