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与历史情境创造,以文化记忆理论为视角有助于准确把握作为魂脉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根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理念创新与文明价值指向。究其价值意味,它可以启示我们,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文化道统与革命伦理、西方文明与自我革新,文明多样性与文明主体性的古今中外论争中,可以深入剖析一个民族是怎样理解、感受自己的文化脉络,如何在续传统中重新认识自身,并在思想价值创新和现代化探索中确立发展道路,从中把握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演进的内在逻辑与生成机制,在根脉与魂脉有机统一中创造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载体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以文化记忆理论为视角阐发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有利于在创造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文化条件中,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新视域和方向性启示,推动中华民族由坚定文化自信迈向文明自信。
[V1] | 2025-02-17 17:48:55 | PSSXiv:202502.00888V1 | 下载全文 |
1. 炉瓶三事:文明在地化的感官叙事与文化动力学 | 2025-04-25 |
2. 大运河赋能沧州武术文化基因的解码与传承 | 2025-04-25 |
3. 演进·特征·路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三重价值向度 | 2025-04-25 |
4. 以廉洁文化浸润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实践路径 | 2025-04-25 |
5. 发展乡村数字文化:重要性、动力及路向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