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产业数字化是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要素投入、工具设备、组织模式、价值创造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进程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定量测度相关进程,通过莫兰指数剖析空间关联特征。研究认为,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进程各维度总体稳步向前,呈现水平偏低、南快北慢、南强北弱、区域关联性不断增强的特点。数字技术扩散的趋利性、民族地区产业环境的薄利性、数字技术与民族地区产业特点之间的失配性,是造成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进程相对缓慢的重要原因。“政府与市场双力驱动、技术与区位优势互配”的模式更适合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具体来看,一是增加核心要素投入,二是推动工具设备升级,三是激发组织模式变革,四是引导生产方式创新,五是改善区域产业环境。揭示当前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进程和特点,探讨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进程滞后的内在原因和转型的具体对策,对促进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升级具有参考意义。
[V1] | 2025-02-26 22:23:05 | PSSXiv:202502.01492V1 | 下载全文 |
1. 国家高新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机制检验 | 2025-04-25 |
2. 黄河中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 2025-04-25 |
3.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研究 | 2025-04-25 |
4. 武汉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2025-04-25 |
5. 湖北在长江经济带价值链重构中寻找突破口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