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流动者通过电子媒介、社交媒体和城乡流动的复杂棱镜来形成自己的人生剧本,形形色色的文化隐喻在行动者的认知过程中滋生孕育,并且诱发了个体的占有与迁移欲望。河南流离影像以现在或以后将远走他乡的流动者的视角切入口,呈现在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失落的家乡的面貌,将视线引向现代化的严重不均衡与离散中去。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对故乡的生命体验的表达由在别处的现代性的直观感受的映照下产生。在想象的可能生活与现实生活实践的落差中,河南成为“回不去的故乡”与“要走出的过去”。集体性的离乡宿命和悲剧感影响了河南文化的调性和河南电影的蕴含。在注定去他乡见证现代性的宿命和以出走换取短暂还乡的流浪者命运中,河南电影创作者对家乡命运、传统思维和抽象的地方感进行再思考。从创作层面,流离影像体现出流离者的漂浮焦虑并通过智慧老人的角色进行传统与现代之间矛盾的调和;从关注对象来看,这批影像以家庭为切口关注河南的生产生活、人文习俗和自然风光。与以贾樟柯为代表的山西情怀电影、以毕赣为代表的西南诗意电影以及东北较为多元的类型创作不同的是,河南缺乏本地成熟的电影产业、代言人和多元的美学表现形式。在现代性而非抽象、固态地方性的理论视角下,推动社会和文化再生产的各种复杂的空间动力浮现。河南流离电影的冒险意味在于:它进行着打破该地方中的主体对当地历史和文化的抽象认知。主体在朝向自我认同感基建之地的质疑和解构中重构自身的身份与对故土的感情。在权力结构的敞开和生产力量的真实祖露中,河南流离影像成为质疑抽象地方性的存在合理性并打破幻想棱镜的文化冒险。
[V1] | 2025-03-07 22:08:37 | PSSXiv:202503.00538V1 | 下载全文 |
1. 王铎书法在日本的传播及其文化反哺现象研究 | 2025-04-25 |
2.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3. 重识《柳碟缘》:中国早期无声电影《青花瓷盘的传说》考辨 | 2025-04-22 |
4. 段建珺剪纸艺术传承的美学意义——《段建珺剪纸》浅谈 | 2025-04-22 |
5. 《蒙古族服饰文化史考》:展现北疆服饰文化的壮丽篇章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