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历史意识和阶级意识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两个基本维度。现实个人的社会物质生产实践和无产阶级反抗现存统治的社会运动,构成《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从观念出发解释社会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的前提和基础。《德意志意识形态》站在现代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向共产主义演变的历史制高点上,不仅揭示了“真正的社会主义”拒斥现代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试图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历史的理论本质,而且批判了它代表德国小资产者反对无产阶级通过社会革命实现劳动自由和社会解放的阶级本质。《德意志意识形态》“真正的社会主义”批判的历史意识和阶级意识,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地位。
[V1] | 2025-03-07 22:09:45 | PSSXiv:202503.00555V1 | 下载全文 |
1.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 2025-04-24 |
2.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3. 绝对自然与适度生存 | 2025-04-22 |
4. 如何理解现代个体的人权——再思哈贝马斯的双重批判与主体间性重构 | 2025-04-22 |
5. “无用共通体”:南希对共同体的“政治式回撤”及其理论效应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