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详情

ChatGPT视域下的知识限度与积极物化:从庄周出发的思考

摘要: [摘要]ChatGPT可以被看成是一个“自本自根”的世界模型。在其内部的神经网络之中,似乎存在一个道家所强调的道。然而,从《庄子·知北游》中的两段经典对话中我们获得的新启示是,ChatGPT所表达的那些可言说的知识未必是真实可靠的知识。同时,使用者与ChatGPT的对话往往会演变为一方对另一方的臣服或对抗,而日常生活中的多人对话往往可以提供一种对结论的开放性。大模型的无限知识同样存在进一步的进化空间。与ChatGPT相比,GPT-4明显知道了自己知识的限度。目前的大模型框架更多是一种普遍性框架,其对问题的回答往往是通用性的解释,而进化的方向恰恰是要增加向量数据库。知识限度的意义就在于要回到多样性本身。人类对大模型的有待使用,最终会产生无待焦虑。换言之,当外在依赖变成内在依赖的时候,人们就会产生无待焦虑。这种无待焦虑最终会演化为后人类焦虑。破除这些焦虑的关键,同样需要在庄周思想中挖掘。这种积极物化的关键是,放低身段,将自己置于一个与物平等的角度,向物学习,格物致知,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的真人之境。从庄周丧我的角度可以更加接近物我两忘,其最终可能会帮助人类进入人机和谐相处的两行世界。

版本历史

[V1] 2025-03-20 20:50:22 PSSXiv:202503.01811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在线阅读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13
  •  下载量0
  • 评论量 0
评论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