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国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出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政策措施,各类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涌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态出现新变化。其中,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即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或直接申办农业企业,或领办合作社后再以合作社名义申办农业企业,形成纵向一体化组织。为探究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机理,通过效标抽样法选择案例,利用扎根理论进行探索性研究,抽象概括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意愿一目标一路径模型。研究表明,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受内外部两方面因素和条件影响,其中企业家精神、资本实力、个人经历、经营技能是影响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的内部因素,政府支持、社会化服务、制度环境、劳动力是影响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的外部因素。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能够融合家庭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的优点,经营方式灵活,利益连接机制紧密,能更好地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有利于建立自有品牌,从而提高以家庭农场为核心、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合作社社办企业为引领、以普通社员为基础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竞争力,获得产业化经营优势。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现阶段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主要有四条,一是找准市场定位,二是做好品类选择,三是延伸产品价值链,四是提高产品质量。
[V1] | 2025-03-21 14:10:06 | PSSXiv:202503.01872V1 | 下载全文 |
1. 海域养殖公共资源治理困境与制度创新——以中国最大天然蚝苗繁育基地钦州湾为例 | 2025-05-22 |
2. 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溢出效应研究 | 2025-05-22 |
3. 农业“水一能源一粮食”系统协同的生态效应 | 2025-05-22 |
4.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视角 | 2025-05-22 |
5. 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机制 | 2025-0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