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对20世纪70年代初期福柯的政治行动及其思想构建产生了一定影响。“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一口号促使福柯走出历史话语研究、积极介入现实,由此展开以“监狱信息小组”为主导的监狱调查。作为监狱调查的学术总结,《规训与惩罚》背后的中国启示值得关注。然而,福柯的监狱调查以“传递声音”为核心,而非“改造监狱”,这与毛泽东调查的革命实践导向有着本质差异。“监狱信息小组”时期的福柯对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接受,更多是思想上的共鸣,这种“六经注我”的化用使他未能充分把握其内在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在“毛泽东-福柯”之间,“调查—知识生产”的观点实现了某种视域融合,但是以福柯为代表的“1968年一代”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相关误区,也需严肃指出。
[V1] | 2025-03-24 22:48:48 | PSSXiv:202503.02314V1 | 下载全文 |
1.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 2025-04-24 |
2.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3. 绝对自然与适度生存 | 2025-04-22 |
4. 如何理解现代个体的人权——再思哈贝马斯的双重批判与主体间性重构 | 2025-04-22 |
5. “无用共通体”:南希对共同体的“政治式回撤”及其理论效应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