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在莱克维茨的努力下,实践理论被引入社会学中并被改造成一套“社会实践学”理论,推动了社会理论的实践学转向。本文以莱克维茨的实践理论为中心,通过对实践理论之渊源的系统梳理,并同古典社会理论中的“经济人”和“社会人”行动理论以及现代社会理论中的心智主义、文本主义和主体间性理论相比较,呈现一种新近兴起的社会本体论及其反映的社会学之实践学转向。但同时莱克维茨的实践理论由于被过度抬升到社会本体论的高度,也产生不少弊端,值得我们后续讨论。
[V1] | 2025-03-24 22:50:14 | PSSXiv:202503.02381V1 | 下载全文 |
1.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 2025-04-24 |
2.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3. 绝对自然与适度生存 | 2025-04-22 |
4. 如何理解现代个体的人权——再思哈贝马斯的双重批判与主体间性重构 | 2025-04-22 |
5. “无用共通体”:南希对共同体的“政治式回撤”及其理论效应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