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村落是关系性的存在,村落社会的变迁是村落共同体关系的转换。在传统社会,村民在生存理性驱动下建立了具有凝聚性和向心力的血缘共同体关系,封闭稳固、彼此依存的地缘共同体关系,以及以“共同领会”为基础的精神共同体关系。改革开放后,随着生存理性转变为旨在注重物质享受的消费理性、追求现金收入最大化的收入理性和社交功利化的人情理性,传统村落共同体关系趋于弱化、消解。而随着近年来乡村振兴政策对乡村产业的推动,村民行动的理性基础转而跃迁至以追求自我实现为目标的经济理性、社会理性及交往理性的多元调和,趋于弱化与消解的传统村落共同体关系,在新时代村民的理性行动中走向重塑,村落共同体关系展现出新的形态。
[V1] | 2025-03-25 09:00:34 | PSSXiv:202503.02422V1 | 下载全文 |
1. 场域理论下监狱“科室”民警和“监区”民警的职场冲突与调适 | 2025-04-24 |
2. 低生育率背景下培育我国新型婚育文化路径研究一一以黑龙江省为例 | 2025-04-24 |
3. “饭圈”乱象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 2025-04-24 |
4. 中国2000-2020年出生性别比变动规律及其政策启示 | 2025-04-24 |
5. 乡村文化何以振兴? ——以“双轨”治理为视角 | 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