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在民生建设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社会情境下,适龄人群的婚育意愿持续走低。在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基于CFPS2018数据,实证考察公众的民生风险感知对其初婚意愿和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民生风险感知推迟了未婚群体的预期初婚年龄,即民生风险感知对预期初婚年龄会产生“推迟效应”,乐群性在其中发挥了遮掩效应。第二,民生风险感知对适育个体的生育意愿产生了“抑制效应”,育儿抚养费负担感知是显著的中介路径。第三,民生风险感知对婚育期望的影响具有性别差异,男性表现为预期初婚年龄推迟,女性表现为生育意愿降低。随着人口结构的不断转变,未来适龄人群的婚育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凸显。因此,应从化解社会民生问题的角度出发,加快实施更加积极的婚育支持措施,以保障和发展民生来应对不断降低的婚育意愿问题。
[V1] | 2025-03-25 09:11:33 | PSSXiv:202503.02566V1 | 下载全文 |
1. 场域理论下监狱“科室”民警和“监区”民警的职场冲突与调适 | 2025-04-24 |
2. 低生育率背景下培育我国新型婚育文化路径研究一一以黑龙江省为例 | 2025-04-24 |
3. “饭圈”乱象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 2025-04-24 |
4. 中国2000-2020年出生性别比变动规律及其政策启示 | 2025-04-24 |
5. 乡村文化何以振兴? ——以“双轨”治理为视角 | 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