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郭沫若、马衡、于右任等所作函皇父鼎、盘全形拓本题跋(简称全形本)进行整理研究,并与郭沫若已发表的《函皇父器杂识》(简称杂识本)进行对比,明确了杂识本的漏字、人物信息不准确等问题,尤其是确定了其写作背景和时间。据全形本可知,此跋是郭沫若应于右任之约而作。同时对题跋涉及的相关历史问题,诸如函皇父的族姓、身份,及其与调坛的关系进行了综合梳理。明确函皇父与《诗经·十月之交》的“皇父”非一人,调亦非周王之妻,函皇父与调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还揭示于右任、马衡、郭沫若对该组器物铭文的学术观点,如郭沫若的观点是对王国维观点的继承与阐发,为进一步了解彼此之间的学术交往提供佐证。
[V1] | 2025-03-25 15:49:33 | PSSXiv:202503.02735V1 | 下载全文 |
1. 日本侵华时期对蒙疆地区的给水环境调查 (1938—1941年) ———以《蒙疆地方兵要给水要图》为中心 | 2025-04-28 |
2. 抗战时期的爱国广告宣传与商品营销 | 2025-04-28 |
3. 抗战时期八路军抢运《赵城金藏》史实辩证 | 2025-04-28 |
4. 动员、需要与自愿: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的困境与应对 | 2025-04-28 |
5.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吴耀庭+印度尼西亚卫生外交研究的冷战视角:现状、意义及反思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