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所谓的“政治遗嘱”是指恩格斯1895年基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工人运动的新经验而集中论述的无产阶级政党革命斗争的新策略,并以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再版的“导言”而为人所知。然而恩格斯晚年这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著作自行文以来,其文本表述不断地面临着被肢解的命运,其辩证精神不断地面临着被误解的窘况,并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在总体上呈现为一个奥德赛历程,即从第一国际的“居家状态”,到第二国际的“离家出走”,再到第三国际的“有家不回”,最后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无家可归”。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家,唯有回归实践,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的本真精神才能真正得以继承与弘扬。因此之故,对于恩格斯的“政治遗嘱”,唯有在对其进行合法性正名、历史性回顾和时代性展望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明了其理论地位、价值旨归和实践意义,才能在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的基础上,真正地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的归家之道路虽然任重道远,但只要在路上,就总会有希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困境破解之出口尽管隐而不显,但只要在寻找,就总会有机会。
[V1] | 2025-03-26 17:44:40 | PSSXiv:202503.03386V1 | 下载全文 |
1. 以系统观念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本质要求与实践路径 | 2025-04-26 |
2. 数字技术赋能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空间向度 | 2025-04-26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 | 2025-04-26 |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知升华 | 2025-04-26 |
5. 历史认知视域下强化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路径研究 | 202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