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社邑是唐五代宋初村民百姓自我维系的组织,是在实际运行当中的“制度”体系,从中可以观察乡村社会的基本面貌。其组织建构,大体仿照官僚体制而形成。乡里百姓结社相资,首要目标是维持自身及家人的生存,其次是求得感情慰籍。社邑之作用,就体现在乡民丧葬、生产、情感交流等日常生活行为中。社邑在数百年间长期维持,自身“黏性”极强,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中古乡村社会内部生存秩序维系机制。通过社邑的活动,在乡民生命轮回与日常轨迹之中,乡村社会秩序最终形成。从微观行为解读基层何以如此运转的机制,可借一角而窥国家运行的底层逻辑。
[V1] | 2025-03-31 13:45:05 | PSSXiv:202503.03857V1 | 下载全文 |
1. 场域理论下监狱“科室”民警和“监区”民警的职场冲突与调适 | 2025-04-24 |
2. 低生育率背景下培育我国新型婚育文化路径研究一一以黑龙江省为例 | 2025-04-24 |
3. 中国2000-2020年出生性别比变动规律及其政策启示 | 2025-04-24 |
4. 乡村文化何以振兴? ——以“双轨”治理为视角 | 2025-04-24 |
5. 中国农村宅基地改革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逻辑与路径 | 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