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西抗日根据地建立前,山西传统民歌的政治教化功能已逐步弱化甚至缺失,娱乐功能庸俗化现象仍较严重。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开辟山西抗日根据地之初即注意到民歌在宣传政策、动员民众、移风易俗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并通过“旧调填新词”实现山西民歌的简易再创作。随着战争与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大批音乐干部和音乐人才从延安和全国各地的到来,山西抗日根据地的音乐组织愈加完善,音乐教育更加普及,音乐创作进一步专业化。然而,直到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山西的民歌创作一直摇摆于“大众”与“专业”两种创作方向之间,充满了两难与曲折,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机遇。
[V1] | 2025-04-07 09:56:22 | PSSXiv:202504.00751V1 | 下载全文 |
1. 论把握纪检监察工作的五个维度 | 2025-04-27 |
2. 家风家教融入党内法规: 现实目标、内在逻辑与制度完善 | 2025-04-26 |
3. 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有效路径 | 2025-04-21 |
4. 高校基层党组织涵养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着力点研究 | 2025-04-26 |
5. “第一个结合”视域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探析 | 202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