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框架理论可以成为主流媒体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视角。在宏观层面,电视、微信公众平台、短视频平台等不同媒体形态在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路径和方法均有所区别,进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和影响。在中观层面,时政新闻、专题报道等不同的新闻报道形态,可以传递丰富多样的信息,激发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进而有效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微观层面,内蒙古新型主流媒体在表达框架中,标题、语言、语态方面呈现显著的导向性特征,在塑造内蒙古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和行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内蒙古新型主流媒体在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存在与用户互动不足、融合思维欠佳、结构性失衡等问题。改进这些问题,可以从拓展媒体的社交属性,增强区域身份认同;加强对移动端的投入,激发融媒中心的采编活力;推动信息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挖掘民间媒体资源等方法入手。
[V1] | 2025-04-07 10:25:15 | PSSXiv:202504.00781V1 | 下载全文 |
1.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国际传播研究 | 2025-04-25 |
2. 全媒体时代国家形象塑造的困境与超越——基于小红书“TikTok难民”事件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 2025-04-21 |
3. 激励广告规训了谁?一项数字时代广告劳动的控制研究 | 2025-04-18 |
4. 民国初期江南城市报刊的“地方性”实践——基于绍兴《越铎日报》(1912-1927)的探讨 | 2025-04-18 |
5. 学术期刊发展离不开专职编辑 | 2025-04-22 |